
[自主科技]
本港經新冠疫情後,檢測技術一日千里,本土科研項目落地應用,香港研發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宣佈獲世界衞生組織推薦。 Continue reading “自主科技| 港產檢測落地應用 獲世衛國際夥伴認可”
[自主科技]
本港經新冠疫情後,檢測技術一日千里,本土科研項目落地應用,香港研發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宣佈獲世界衞生組織推薦。 Continue reading “自主科技| 港產檢測落地應用 獲世衛國際夥伴認可”
[醫療創新]
基因測序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愈來愈多健康問題,被發現與腸道微生態有關,從自閉症以至濕疹敏感,以腸道微生態介入健康管理,成為生物醫療產業的焦點。
益生菌逐漸從保健品,蛻變成具治療用途保充補品(Therapeutic Supplement),本港有多家研究腸道微生物的初創。香港科學園研究腸道微生物的初創「生物醫學科技」(BioMed)宣佈完成種子輪融資,獲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 (AEF)、戈壁大灣區 (Gobi Partners GBA)及全球藥業(TIMC),共注資200萬美元。 Continue reading “醫療創新| 腸道菌群管理成熱點 港初創獲種子輪融資”
[科大創業]
科技累積生活經驗與智慧傳承,今屆「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吸引175隊團隊參賽。比賽以身心健康及環境安全作為主題,參賽隊伍需要運用科大研發的技術,構思科技優化本地生活的解決方案。得獎項目包括適合提升建築地盤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統、寵物傳染病快速檢測套裝,以及自動化雞尾酒調酒機,成功科技元素構思商業企劃方案,盡顯創科團隊創意。 Continue reading “科大創業| 年青創科比賽迸發創意 科技優化民生脫穎而出”
電腦J手記
近期香港四波疫情中,政府首次靠污水檢測病毒,作為大廈強制檢測甚至封區依據,不過能否揪出隱形帶菌者成效存疑,不少大廈污水因有陽性,被勒令強檢甚至成區,究意糞便檢測敏感度有幾高,是否找出隱形帶菌者?各有不同說法。但發展糞便檢測,可以找出唔少病原。 Continue reading “糞便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