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患於未然,往往是知易行難。雖然血壓高、糖尿病、膽固醇高、吸煙和肥胖已被公認為中風的高危因素,然而至今尚未有檢測中風預警的有效方法。據政府統計顯示,過去30多年來,每年中風的死亡人數約在3000至3500人之間。雖然單看數字並不算高,然而中風許多時並非直接致死,而是造成永久傷殘,對患者、其家人及社會帶來莫大負擔。 Continue reading “康訊生物分析藉中風風險篩查推廣健康教育”
防患於未然,往往是知易行難。雖然血壓高、糖尿病、膽固醇高、吸煙和肥胖已被公認為中風的高危因素,然而至今尚未有檢測中風預警的有效方法。據政府統計顯示,過去30多年來,每年中風的死亡人數約在3000至3500人之間。雖然單看數字並不算高,然而中風許多時並非直接致死,而是造成永久傷殘,對患者、其家人及社會帶來莫大負擔。 Continue reading “康訊生物分析藉中風風險篩查推廣健康教育”
雙眼除了是靈魂之窗,更是健康狀況的一面鏡。不少病變均會反映於眼球,甚至會出現明顯特徵,代表身體響起了警號。
年紀漸長、生活及飲食方式的改變,均會影響血糖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隨著人口老化,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患上糖尿病20年以上者,當中約75%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眼)。而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調查報告則指出,本港現時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即每10人便有1人患上糖尿病;而當中約有4成患者患上糖尿眼,每年因糖尿眼失明的人數達200人。 Continue reading “VisionaDR盼藉人工智能糖尿眼篩查為醫療系統減壓”
狗年各大堪輿學家各有高見,唔睇好2018年似乎較多。但單從新聞稿分析,似乎幾樣技術,今年一定有運行;首先係雲運算,雖然話唔少大企業開始反思雲運算嘅成本,但係從新聞發展,亦可見端倪。 Continue reading “狗年運勢”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WeChat等流動通訊程式,具備個人化、實時和直接連繫的優勢,即使在商業用途上,雖不至於取代傳統的電話和電郵通訊渠道,但明顯有上升趨勢,尤其在零售業、網商和客戶服務範疇,採用更見廣泛。 Continue reading “Facebook Messenger藉人工智能助企業創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