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嘉年華2025
Slide
Web3Festival2025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智慧城市| 建築結構抗地震天災 中國研究高強鋼建築

周福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鋼結構建築抗震性能好,安裝施工快、安全可靠、鋼材可循環再用,是中國建築工業化進程中主要載體之一

[智慧城市]

土耳其東南部及敘利亞發生7.8級地震,震央深度僅17公里,天災無情,觸目驚心,高層建築物頹然倒塌後,有如廢墟,居民慘遭活埋。 Continue reading “智慧城市| 建築結構抗地震天災 中國研究高強鋼建築”

HKRITA| 創新科技助紡織及成衣業 實現可持續發展及碳中和

陶肖明
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院長及紡織科技講座教授陶肖明發表了題為「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紡織品的生命週期可持續性」的文章。

[自主科技]

紡織及成衣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的行業,在整個工序消耗不少地球資源、增加温室氣體排放量或破壞生態環境 。業界專家、商界領袖及學術界代表最近在「創新及技術論壇 2023」,探討創新科技如何協助紡織時裝業推動可持續發展,達至『零碳』目標,成為碳中和產業。 Continue reading “HKRITA| 創新科技助紡織及成衣業 實現可持續發展及碳中和”

智慧城市| 為簡約公屋成本拆局 專家籲不可因噎廢食

MiC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鍾國輝教授(左)與理大副校長黃煜新介紹理大研發之可伸縮MiC,縮小後便於運輸和儲存,甚至重置使用。

[智慧城市]

政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未來5年將興建3萬簡約公屋,首批公屋單位估計造價達68萬港元,引來各方批評。

簡約公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興建,在廠房生產的預製組件送至工地,裝嵌成為建築物,預期扣除建築期後,只剩下5年居住時間,一時簡約公屋成本效益,引起多方質疑。 Continue reading “智慧城市| 為簡約公屋成本拆局 專家籲不可因噎廢食”

國家重視實驗室合作研發 理大控制近視技術突破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
(從左至右)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林小燕教授、視覺科技技術總監梁子文、視覺科技創辦人杜嗣河教授、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志輝教授、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謝欣然博士、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暫任總監王家達。

[自主科技]

本港共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六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從事專門研究,近年香港理工大學強調推動交叉學科研究,以解決應用難題,甚至推動再工業化。

近視在華人社會普遍,又引致潛在健康問題;如視網膜退化、周邊視網膜破裂和青光眼,90年代理大開始近視研究;2007年選定為學術強項,此後陸續推出多項產品。

多年以來,理大的近視研究推出不少突破性應用技術;如透過佩戴特製的高透氧硬性隱形眼鏡片,以夜間角膜矯形逐漸改變角膜弧度,理大研究團隊曾研發「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IMS),並獲日本HOYA採用生產MiYOSMART鏡片減慢近視加深,臨床證實有效減慢近視加深速度平均60%。 Continue reading “國家重視實驗室合作研發 理大控制近視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