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嘉年華2025
Slide
Web3Festival2025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本地醫療科技厚積薄發 香港研發創新科技亮相

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
科技園公司率領科企參加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超過 30 項醫療方案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病快速風險篩檢技術、AR 外科手術訓練軟件和高精凖度手術機械人,圖中可上落樓梯的LIBPET輪椅由科大及理大畢業生研發,價格大幅低於外國產品。

[眾創時代]

本港舉行第三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多項醫療技術亮相,其中包括了全球首創的無創子宮頸癌篩查技術,透過「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XR)輔助醫生訓練外科手術。

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有超過300家參展商,包括多家大學和科技園公司 33 家科企,多項醫療技術備受矚目。 Continue reading “本地醫療科技厚積薄發 香港研發創新科技亮相”

醫療創新| 人口老化認知障礙患者急增 科企引入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ICB董事局主席鄭淇德醫生
ICB董事局主席鄭淇德醫生:ICB將與醫療機構、專業人士、患者權益組織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確保這一突破性的治療方法能夠迅速、安全和負責任地提供給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需要合格患者。

[醫療創新]

阿爾茲海默症(AD)可導致認知障礙和腦細胞功能喪失,影響全球超過五千萬人,病徵包括記憶喪失、推理和判斷力受損,而且人口老化罹患人數爆發,全球都在加速研究治療方法。

Continue reading “醫療創新| 人口老化認知障礙患者急增 科企引入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醫療創新| 中港推多項臨床社區研究 探索腸道菌群及精凖醫療

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黎慶坤
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黎慶坤分享治療經濟,77名銀屑病患者通過益生菌療程,幾乎所有人症狀都有紓緩,甚至是病情反覆的長期病患,銀屑病衍生心血管疾病、焦慮和關節炎等亦有改善。

[醫療創新]

不少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甚至有專家以為腸道菌群功能之多,甚至已被當成人體內一個器官來研究。

過去十多年,人類對腸道菌群作深入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多項功能,愈來愈多科研報告指,精神健康問題如抑鬱症及失眠,過敏症狀、哮喘、神經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免疫系統疾病如銀屑病甚至癌症,都可能與腸道菌群扯上關係。 Continue reading “醫療創新| 中港推多項臨床社區研究 探索腸道菌群及精凖醫療”

醫療創新| 耐藥性「超級細菌」肆虐

陳聲教授
理大陳聲教授團隊在2017年發現了「超級細菌」,具高抗藥性和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最近團隊再破解了發病機制和細胞信號傳導通路,提出了新療法降低感染後死亡率。

[醫療創新]

冠狀病毒導致了數年疫情,但是不少專家以為對人類最大威脅是具抗藥性的細菌和微生物。抗生素是人類醫學史的最重要發明,從霍亂以至梅素,抗生素治癒多種疾病,而抗生素亦降低了手術風險和化療的影響。 Continue reading “醫療創新| 耐藥性「超級細菌」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