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創新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教授領導研究團隊,宣佈掌握控制及追蹤血管內微型機械人集群的技術,有助針對性治療。 Continue reading “成像控制集群機械人 介入放射治療新手段”
醫療創新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教授領導研究團隊,宣佈掌握控制及追蹤血管內微型機械人集群的技術,有助針對性治療。 Continue reading “成像控制集群機械人 介入放射治療新手段”
醫療創新
益生菌可改善腸道健康,亦間接改善大腦功能,甚至抗抑鬱。兒科醫生發現部分益生菌可,可改善自閉症焦慮、過動、衝動等行為。
不少研究顯示, 都對於情緒有正面作用,甚至有助。不少研究正針對益生菌對於減輕認知障礙症(Alzheimer’s)的作用;原因是老年人腸道微生物群的菌叢不良(Dysbiosis), 可導致消化不良,甚至腸道泄漏,繼而引發多種炎症,甚至導致神經發炎,結果影響大腦,近年以薑黃素和益生菌治療認知障礙症,成為有關研究的熱門題材。 Continue reading “抗抑鬱治失眠 益生菌用途多”
醫療創新
本港引入微創手術已久;既可縮短病人住院時間,亦加快病人復元,不少微創均利用了內窺鏡。
本港有創科開發柔性內窺鏡機械人,可解決內窺鏡檢查和治療的交叉感染問題,檢查和手術時更加安全。內窺鏡作檢查和微創手術之用,本身並無太大危險,但同一內窺鏡,檢查不同患者之間清洗消毒過程,卻可導致交叉感染風險,尤其是超級細菌出現,就更令人擔心。 Continue reading “柔性內窺鏡機械人 開發成功進入應用”
醫療創新
本地的房地產、金融、旅遊一直佔優,經過疫情的洗禮,生物科技在香港的發展嶄露頭角,生物科技專才俯拾皆是。控制SARS疫情的醫學教授、破解神經疾病、開創無創產前診斷等各方面的教授,以及臨床研究屢獲殊榮,大專院校亦相繼開辦生物科技課程,進一步培訓生物科技人才。業界亦有意加推生物科技落地發展,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成立後致力以實習培訓方式,今年再推夏季實習計劃,招攬約30名合資格人士參加,為學界人才加添實戰經驗,計劃將於3月26日截止申請。 Continue reading “生物科技學生透過實習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