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美國為了反共,曾經出現過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不少知識分子在沒有充分證據之下,被指不忠、顛覆、叛國等罪,其中一位最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不甘受到沒有根據指控,選擇返回中國。
類似指控又開始美國浮現,美國甚至註銷了多位中國學者的簽證。美國中國學者亦成針對目標。
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就曾被聯邦調查局(FBI)拘捕,指控他向中國提供機密技術及從事間諜活動,後來控罪獲撤銷,FBI表示,錯誤理解了郗小星嘅技術,但郗小星指FBI偽造證據,並反控告FBI。郗小星是全球首位制作出高溫超導體的高質薄膜先驅,當然FBI亦唔識超導體,即使有學者解釋,依然堅持郗小星係間諜,直至發現原來有關資料係公開,先至撤銷指控。
另一宗則係俄亥俄州水利學者陳霞芬被誣指為間諜,結果亦發現所有資料都係公開研究,陳霞芬至今未能重返國家氣象局的崗位。
今年2月,美國 FBI局長Christopher Wray向國會作證時竟然話,中國在公開研究及科技開發環境偷竊機密,最近有中國學者被註銷護照,亦有學者陸續被辭退,並且不再與中國大學合作科研。
中國可能有商業間諜,但學術界則無所謂間諜,美國政府無知及反智,令人震驚。美國作為科研嘅泰山北斗,可能被一班無知官僚,從此斷送。
學術基礎研究絕大部分為公開研究,研究愈公開,愈多人追隨,代表該國實力愈強。論文以被引用次數排名,Google亦有所謂學者被引用排名(Google Scholar Citations),公開研究唔係機密,而愈多人知愈好。
不少人都誤解了科學研究,以為研究充滿機密。事實上,科學研究必須有公開論證,科學家無分國界,一篇科學論文刊登權威期刊如Nature或Science,必先經嚴格審批;其中一個條件係實驗過程、數據、方法學,是否可讓其他研究重複,並獲得相同結論。
學者以何種方法獲結論,實驗過程能否重覆,非常重要。否則科學家聲稱自己有新發現,然後又故作神秘,唔畀別人重複,科學發現不是變成靈異事件?
可重複性是科學第一道門檻。而為重複性,大家必須提供所有實驗細節,大家可重複檢證,唔少國際期刊上,愈來愈多中國學者發表論文,科研活動又可能係多家大學學者合作,以後可能統統變咗間諜。
美國認為國際學術交流,係竊取美國機密,結果產生唔少冤案,尤其係大學內查所謂間諜,更加係笑話,大學作基礎研究,轉化成科技先至係商業機密。但美國執法機構反智,部分媒體又如獲至寶,唔知道基礎研究,完全資訊公開,更加係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