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VMware擴大容器投資 助實現多雲部署

VMware大中華區總裁郭尊華:IT同業須跳出思維框框。

容器市場快速發展,虛擬化市場亦起了根本的變化,IBM以345億美元收購Red Hat,很大程度上是為了OpenShift,以開拓管理容器技術的Kubernetes市場。

容器易於部署,開發一次過就可在多個不同環境中部署,支援DevOps敏捷開發。但是容器想具備擴充性和容錯的能力,就必須通過協調工具。

容器技術在開發和管理上,帶來大量優點,包括部署多雲環境,也可迅速擴充和回收資源,具極高靈活性。

容器也有一次開發,跨平台部署等優點。自從Google開源Kubernetes後,幾乎全球公有雲都以Kubernetes作為協調標準,容器可作企業級大規模部署。

IBM在容器開發投入大量資源,除收收購Red Hat,IBM  Cloud推出Kubernetes管理服務。

另一邊廂,以虛擬機器起家VMware,也加速了Kubernetes市場部署,而且快得迅雷不及掩耳。

VMware營運長Sanjay Poonen:從混合雲至推動多雲(Multi Cloud),VMware指在建立新一代企業應用,最後實現全數碼化的工作空間

多雲大勢所趨

去年底,VMware收購Heptio,然後又宣布計畫收購打包方案Bitnami,後者可在多雲,甚至是容器環境中打包應用;最近,VMware提出收購Avi Networks,亦可為Kubernetes的容器提供負載平衡。

VMware多項收項,基本上已擁有Kubernetes最完整方案,某程度上比Red Hat還要多。

不少企業發現,長期使用公有雲成本甚高,加上有合規性、用戶私隱和數據主權等問題,部分運算須留企業內部,混合雲仍是大勢所趨。但不同公有雲又有特性和功能,以至價格上差異,未來企業必然是支援「多雲」(Multi-Cloud)。

Kubernetes應用以雲原生方式產生,可部署任何公有雲環境,加上以上多項優點。發展Kubernetes技術,已成為IT基建的兵家必爭。

以往,公有雲各有不同虛擬技術,企業的運算工作,一旦遷移到公有雲,往往就易入難出。Kubernetes也解決了上述問題,從部署、容錯、資源分配、負載平衡、甚至是監控運行狀態等過程,可隨時在不同公有雲之間遷移。

第二大源碼貢獻

Kubernetes技術由開源基金會CNCF管理;而Heptio兩名創辦人Joe Beda 和 Craig McLuckie曾在Google任職,均是開發Kubernetes關鍵人物。收購Heptio後,VMware一躍而成Kubernetes第二大源碼貢獻者。

VMware也同時也是Kubernetes開發大會KubeCon贊助商;早前巴塞羅那KubeCon鑽石贊助商,本周上海KubeCon黃金贊助商,其中一位聯合主席還是VMware工程師。

Red Hat具備了Ansible打包工具,快速部署Kubernetes應用;VMware剛收購的Bitnami,亦具備同樣的部署能力。

Bitnami可在多個雲端平台和私有雲平台,甚至配合Kubernetes作快速安裝,公共雲上也非常流行,類似Wordpress就可通過Bitnami在多個公有雲安裝。

跳出思維框框

VMware在中國寧波市舉行CIO論壇,發表多雲部署的各項藍圖。VMware大中華區總裁郭尊華就表示,IT同業必須跳出思維框框。從VMware上述各項收購,可見已跳出虛擬平台的框框,直接進軍容器市場了。

VMware營運長Sanjay Poonen則介紹VMware從建立混合雲(Hybrid Cloud)的景願開始,收購Nicira建立網絡及安全的軟件定義網絡NSX平台,以至推動多雲(Multi Cloud),建立新一代應用,最後實現全數碼化的工作空間。

Poonen表示:「VMware是唯一可讓容器在多雲環境運行公司,IBM收購Red Hat,只為了支援IBM Cloud,VMware則可貫通多雲環境。」

貫通多雲環境

以往,公有雲推出不同方案,企業可將雲上的工作,轉移回到私有雲或邊緣運算;其中最著名是微軟AzureStack, AWS則推出Outpost,伸延公有雲運算至私有雲,成績卻強差人意。

去年,VMware 和 AWS 宣佈擴展合作夥伴關係, AWS 可轉售 VMware Cloud on AWS 服務。 該服務目前已在全球14個地區推出,包括加拿大、孟買、巴黎和新加坡地區已宣佈可用,有關服務亦即將在香港推出。

企業用戶可以利用AWS上的眾多產品,包括了數據庫、分析、物聯網和應用服務。

亞馬遜AWS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出席CIO講壇時表示,雖然AWS推出Outpost,延伸AWS基建到私有雲。客戶希望在熟悉和統一IT環境下,使用AWS的服務。不少企業用戶都期望,可以VMware平台上使用Postgres為基礎RDS數據庫服務,包括了Aurora等。

Amazon與Oracle交惡,AWS大力投資關聯數據庫的雲端產品;宣佈明年首季前,所有Oracle產品從退役,甚至以RedShift取代Oracle數據分析功能。

AWS與Oracle競爭劇烈,AWS完全雲原生數據庫技術,日後能在VMware Cloud on AWS上運行,代表企業可利用同一平台,管理和部署雲端的PaaS,取代原有Oracle數據庫。

亞馬遜AWS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左)、VMware營運長Sanjay Poonen(中)、VMware大中華區總裁郭尊華:VMware Cloud on AWS上可使用多項AWS的雲服務,VMware統一管理

統一管理多雲平台

隨著VMware Cloud on AWS加入,以及與多家公有雲的整合,VMware Cloud Foundation有望成為多雲環境統一管理平台。

VMware透過VMware Cloud Foundation,私有雲內的虛擬化環境,可自動化部署vSphere、 VSAN、NSX設定,並伸延到雲端作統一管理。

微軟也即將在 Microsoft Azure 上,提供名為 Azure VMware Solutions 完全原生、支援和認證的 VMware 雲基礎架構。

VMware的NSX軟件即網絡方案,可隨VMware Cloud Foundation部署至不同公共雲環境,統一管理在私有雲和公有雲內,以完全一致的保安政策,以部署和管理所有的應用。對於有意部署多雲環境的企業,上述選項非常吸引。目前,企業可能成立不同團隊,管理不同雲環境部署、管理和保安,組織可謂架床疊屋。

虛擬平台不會消失

如果企業想直接建立和開發Kubernetes服務,VMware亦與Pivotal聯手,推出多個版本的PKS(Pivotal Kubernetes Service),其中的企業版,即Pivotal VMware Enterprise PKS,可以採用代管式Kubernetes容器技術,自動更新和管理部署,以更在內部或多雲環境下部署Kubernetes技術。

VMware PKS優勢之一在於整合了vSphere服務(如DRS),但亦支援BOSH,可部署至其他公有雲的虛擬平台上,甚至不同虛擬平台上。

Poonen認為,即使容器成為主流,亦可以直接部署在裸機上,虛擬機器也不會消失,絕大部分的容器仍會部署虛擬機內。

「即使以容器技術運行絕大部分應用的Google,仍是在利用虛擬機器,容器仍需要保安和管理,以致其他平台服務,VMware唯一克服了公有雲多樣化環境,可利用相同的管理介面,作為部署和管理多雲Kubernetes。」

Poonen說,KVM作為基礎虛擬平台,仍並不成熟。市場上唯一能成功管理和部署KVM,就只有公有雲服務的供應商;即使Redhat亦以銷售Linux作業系統為主,KVM虛擬平台所佔市場,比重極低。而VMware仍是企業虛擬平台主流。

雖然說,RedHat亦有Openshift產品,對於Kubernetes技術有重大功能,仍遠不及VMware完整。

最近,VMware公佈再收購Avi Networks,也進入了軟件ADC負載平衡市場。Avi Networks可在多雲環境內部署。ADC部署容器最重要的工具,NGINX又在Kubernetes市場極其活躍。如今VMware擁有ADC技術,直接整合到NSX平台,可減少部署時複雜性。

Poonen說,NSX平台支援不同ADC,客戶仍可自由選擇NetScaler、F5和NGINX等,正如客戶可不選用NSX的防火牆,而用第三方產品,包括F5和NGINX等負載平衡器。

NSX整合了Avi Networks,又為VMware增加了NFV產品,可部署在電信營運商OpenStack基建環境,故此收購Avi Networks,可說一舉數得。

事實上,VMware的NSX可也收購了容器的安全技術,再整合到新一代供雲端部署的NSX-T平台,可向虛擬或容器提供網絡服務,甚至為Pod水平提供保安和網絡分隔。

VMware一直以軟件方式建立基建,推動所謂SDDC願景。而SDDC以軟件去建立所有基建的構思,終於可在多雲環境之中,一一實現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