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千里連鏡拍攝黑洞 氦氣硬碟儲存數據

黑洞附近受黑洞引力,有些物質被黑洞吸引。這些物質圍繞黑洞運動,稱為吸積盤。

最近,人類終於拍到首張的黑洞照片,照片看似平平無奇,卻引起極大震撼。這張照片以位於世界各地8個望遠鏡陣列,稱為「事件穹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計畫所拍成,2017年4月已捕捉了影像數據,到了今年才公諸於世。

這張拍攝M87黑洞照片,結合人類多年研究心血;涉及技術的細節之廣,更是趣味盎然。

任何的圖像,肉眼要能看得見,首先條件當然光線充足,其次則角度夠大。不過物件愈遠,視角就愈窄。遠處事物肉眼要看得見,就必須靠望遠鏡,收集和加強遙遠物體發出的光,放大視鏡口徑,就可解決窄視角的解析度。伽利略開發光學望遠鏡之後,人類建立愈來愈大的望遠鏡,以觀察宇宙天體,光學望遠鏡的觀察可見光範圍內波長,即400nm—700nm之間的波長又會受天氣所影響,而陰天和日間,就往往不可進行觀測。

後來,人類又發明電波望遠鏡(Radio Telescope),透過觀測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測量天體電波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度,觀察更遠的天體。

「電波天文學」誕生

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 (Heinrich Rudolf Hertz) 發現了無線電波後。因為美國電信電話(AT&T)想利用無線電,提供洲際通信服務,須先解決雜訊干擾。1932年,美國無線電天文學先驅顏斯基 (Karl Guthe Jansky) 就受AT&T委托,建造了一條大天線,以偵查天然無線電,對於遠距離無線電通訊的干擾。顏斯基經過了近兩年傾聽、紀錄與分析,發現雜訊不來自閃電就是固定電源;但其中一個來歷不明,而且幾乎每隔一天,就出現一次。

顏斯基原以為雜訊來自太陽輻射,後來發現訊號方位,越來越遠離太陽,後來發現背景雜音間隔的週期,維持在 23 小時 56 分鐘,意味雜訊來源並非太陽,而是更遙遠的天體。經過觀測後,顏斯基指出無線電波,竟來自銀河系的中心!

八年後,美國無線電工程師雷伯 (Grote Reber)建立電波望遠鏡,確認了顏斯基的發現,從此開創了「電波天文學」(Radio Astronomy)的時代。

電波望遠鏡可「看到」光學望遠鏡無法看到的電磁輻射,從遠距離作異常天體的觀測。電波望遠鏡射觀察的工作波長從30m—1mm;而這個波長不受天氣影響,電波望遠鏡可透過雲層,畫夜都可觀察,可以全天候工作。目前全世界最大電波望遠鏡FAST位於中國貴州省,正式名稱是「500 公尺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

雖然說,電波望遠鏡可進行遠距離和異常天體的觀測。天文望遠鏡的極限解析度,同樣是取決於望遠鏡口徑和觀測所用的波長。口徑越大,波長就越短,解析度越高。無線電波的波長要遠遠大於可見光波長,電波望遠鏡的解析能力,低於相同口徑的光學望遠鏡,電波望遠鏡的天線,又不能無限地做大,人類也無法觀察更遠的天體。

千里連環鏡拍攝黑洞

繞射原理(diffraction)限制了透鏡的分辨度,望遠鏡的口徑,又決定了解析度,同樣原理也適用於電波,以雷利準則(Rayleigh criterion)對光學儀器的角分辨度(Angular resolution)來推算,科學家想觀察5500萬光年之外星系,今次拍攝的M87黑洞,雖然大地球300萬倍,質量是地球上太陽65億倍,直徑大約1000億公里。但觀察5500萬光年之外,觀察黑洞的電波望遠鏡,以今次工作波長約為λ=1.3mm,望遠鏡的口徑,據雷利準則推算至少要8000公里!可是即使地球半徑,也只有6400公里。

1962年,電波天文學家賴爾爵士(Sir Martin Ryle)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以干涉理論發明了綜合孔徑電波望遠鏡,大大提高了電波望遠鏡的解析度。相隔千里的兩架電波望遠鏡,可接收同一天體的無線電波,靠兩束波的干涉,其等效解析度,最高可等同於一架口徑相當於兩地之間距離的單口徑電波望遠鏡,並觀察到當時已知宇宙中最遠的星系。賴爾爵士憑此項發明,榮獲了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望遠鏡解析力和其直徑成正比,電波望遠鏡亦如是。科學家可以利數十個天線組合而成的電波干擾儀,大大提高望遠鏡的解析度。

天文學家把多台電波望遠鏡,合併為電波干涉儀 (Radio Interferometer)。1980年,變成了呈 Y 形的「極大天線陣」(Very Large Array, VLA), 正式投入了服務,再建成參與「極長基線干涉儀」(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 VLBI), VLBI終於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電波干涉儀。以「極長基線干涉儀」建立虛擬天文望遠鏡,並開展拍攝黑洞。

吸積盤內的視界

2012年,多位天文學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合作舉辦了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會議,確立今次拍攝黑洞計畫的目標、技術計畫和組織等。多年以後,EHT逐漸變成由多家大學、天文研究單位與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2017年EHT協議簽署;並於2017年4月進行為期十天全球連線觀測,利用精確的原子鐘,全球8個電波望遠鏡連接一起成為VLBI,望遠鏡相距可超過1000千里,拍成了M87首張黑洞照片,終於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由於黑洞質量太大,連光都逃不了;附近一個範圍就稱為視界(Event Horizon),世界外面的光,可逃脫黑洞引力,世界裡面任何物體都無法逃脫,只能向中心的奇點運動。黑洞附近受黑洞引力,有些物質被黑洞吸引。這些物質圍繞黑洞運動,稱為吸積盤。吸積盤向著黑洞運動,速度越來越快,溫度愈來越高,並發出電磁波,形成了所拍攝的黑洞照片。

幾十年來,黑洞令無數科學家著迷,原因與理解空間和時間的本質有關。黑洞表面的正面成像,印證了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強大力場,驗證了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構成此圖像的超大量數據,2017年已成功捕捉了。今次利用觀察的波長,理想的觀察點,須於高海拔和乾燥地區,望遠鏡選址於極地和高原,不可能敷設廣域線路,位於南極點的南極望遠鏡,更有長達數月的禁飛期。智利北部的ALMA望遠鏡,則設於超過5,000公尺的查南托高原之上,加上觀測產生了大量數據量,基本上也無法線路傳送,各望遠鏡只有記錄滿數據的硬碟,送至美國馬薩諸塞州,利用超級電腦運算,合成單一影像。


Western digital的Ultrastar HelioSeal硬碟,極地和高海拔地區蒐集天文數據的儲存工具

2015年, EHT項目發言人就表示,會利用Western Digital(當時品牌仍稱為HGST)Ultrastar HelioSeal硬碟(HDD)儲存所採集超大質量黑洞的成像數據。當時上述硬碟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氦氣密封硬碟。

使用氦氣密封硬碟,確保EHT的數據,能夠在極惡劣的環境,儲存數據幾乎唯一途徑,特別是高海拔的天文台上,其他儲存設備,難免發生物理故障。

高海拔地區,低氧氣壓不單致命,「致命」不僅是對人類如此,硬碟亦然。硬碟內部的讀/寫磁頭,實際上稱為「空氣軸承」,乃在磁碟表面上飛行。如果沒有足夠的空氣,磁頭就會撞到磁碟上。

氦是可觀測宇宙中第二輕和第二豐富的元素,密度只有空氣1/7,因此氦氣填充硬碟並加以密封以後,就帶來很大優勢,不僅能夠在高海拔地區運行。

例如,由於湍流比空氣更少,磁頭氦氣密封的硬碟中,讀取和寫入數據時就可以更精確地運行,如此,我們就可將更多的數據軌道壓縮到磁碟上。由於硬碟內的環境更薄,還可以使用更薄的磁碟,從而單個硬碟中,添加了更多磁碟並提高密度,於是就能夠提供更高級別的容量。這項技術為硬碟設計,也帶來了了巨大創新。

一次黑洞的觀察,集合了人類百年來多項智慧結晶。只不過,愛因斯坦早於一百年前,就已知道拍攝的結果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