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數碼港的個人金融理財初創gini,宣佈獲種子輪的融資,並開拓海外市場,亦開始可以為用戶處理海外賬戶。
去年,gini推出了智能理財應用程式,是首個用戶可安全連結不同銀行戶口的個人財務管理工具,即時掌握消費紀錄、戶口結餘、個人財務分析,所有帳戶及信用咭資訊,均可一目了然。
不少人擁有多於一張信用卡,收到多張的月結單,又有不同截數和還款額,與多家銀行交易,戶口資料分散,難於掌握財務狀況。Gini可通過銀行開放Open API,獲用戶之同意下,為用戶整合及分析消費及財務,追蹤消費和開支,並作出分析和建議理財方案,推動智慧消費金融,很有價值。
Gini獲得包括Vectr Ventures等機構,融資160萬美元作種子輪投資,投資來自國際及本港機構。今年初創的融資放緩,Gini取得種子基金,顯示商業模式獲得了認同。
2018年3月,Gini出了試用版,至今錄得超過15,000下載,近2萬名用戶使用,處理近60億港元交易數據。
鑒於香港金融科技發展日趨成熟,同時抓緊開放API、虛擬銀行及快速支付系統等帶來的機遇,gini希望利用其創新且易於使用的應用程式,協助用戶處理繁瑣的個人財務,藉此打入現時以提供單一銀行服務為主的流動理財市場,提供真正便利的綜合理財工具。
Gini已支援數家本地主要銀行外,並即將連結全球60個國家,多達3,000家銀行,助用戶進一步管理海內、外的銀行戶口。例如用戶在海外銀行有戶口,以美金消費,Gini亦可透過與銀行的API連接,為用戶分析消費。
Gini亦具備AI可以計算每張信用卡的優惠和利息,協助用戶如何運用不同的信用卡理財,而Gini亦即將支援匯豐的商業信用卡,協助中小企的用戶處理個人財務。
雖然Gini可以處理信用卡的消費紀錄,但是不少年輕人亦開始利用流動支付消費,而類似流動支付並沒有API,以供類似Gini理財應用連接。
行政總裁Raymond Wyand說,流動支付服務供應商沒開放API供第三方分析財務,如果用戶以流動支付就較難追蹤,但他同意加入流動支付是未來發展方向。
Gini乘銀行開放API的潮流,為個人用戶打造整合理財工具。雖然本港金管局亦推出了銀行Open API指引,各銀行開放API標準和步伐不一,Gini仍逐一與銀行商討連接的過程。
首席執行總監梁敬熙表示,銀行Open API亦沒統一標準,Gini也只得配合,逐家洽談及連接,可見整合多家銀行戶口作分析,涉及不少聯絡工作。
不過Gini亦不止追蹤本地銀行賬戶,亦可以追蹤海外賬戶,例如用戶亦擁有海外銀行信用卡,以外幣結算,Gini亦可整合有關賬戶,進軍全球化的個人理財市場。
亦夥拍了全球金融數據整合商Salt Edge,用戶日後可連接60個國家,超過3000家銀行。Salt Edge在處理環球金融數據經驗豐富,亦取得包括ISO 270001及支付卡資料安全標準(PCI DSS)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