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AI第三窗口期 中國企業「一窩蜂」

AI1
中美AI競爭日趨激烈。(星島圖片)

中國科技企業龍頭分別公布AI戰略大計。我於9月去過杭州,剛又從上海而回,分別見證阿里巴巴首發公布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華為首發公布推出昇騰910和昇騰310兩款AI晶片。

回港之後,看看業界報導。有意見認為大陸科企紛紛投入資本大造AI晶片,基本上無法解決中國AI技術弱勢的現實,反而是一種導致資源錯配的「一窩蜂」行為。

「一窩蜂」就是科企精神

我自九十年代當科技記者,目睹近代最狂熱的科技浪潮,包括PC處理器與架構之爭、互聯網dot com繁榮,很理解基於新科技知識帶動的創新過程,無一不是由「一窩蜂」的力量建構出來。反過來,今次AI來了,中國科企不想錯過時機,難道就要拒絕「一窩蜂」,等計劃經濟來安排嗎?

AI2
上海近期有多場AI大會舉行

中美AI實比拼代表什麼?

再者,翻閱不同中外有關對中國AI實力評估,尤以與美國的比較,確實得知中國從基礎研究、大學水平、人才數量、企業競爭力等等,都不是怎麼的奪目耀眼,不過,二十年前的dot com時代,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更弱勢的情況下,卻從dot com泡沫走出來,建設了一個頗有規模的市場。可見一個產業的成功與否,不要當成一場跑馬或足球的競賽去看,反而因此得到不似預期的結果。

我看過兩個企業故事,都是關於英國。英國曾經領導世界科技;從學術理論、科學發明、基礎研究,甚至技術應用,也是走最前。英國發現並研製出青霉素,並確定了青霉素的正確用途。不過,英國人忽視青霉素作為市場商品的生產力,而美國一間小小公司輝瑞(Pfizer),集中能力研發青霉素的生產技術,於是成為世界一流的藥廠。

兩個寓言說科技大國

全世界第一架噴射客機,從構思、設計和製造,均是由英國人完成。可是,早著先機的英國哈維蘭德公司(de Havilland),沒有確認經營商業噴射機的兩大關鍵因素;一是飛機結構的設計要為乘客量、載貨量服務,才可以創造出最大商業價值;二是與技術、科技完全無關的財務問題。英國人沒有想到,這麼昂貴又高速的噴射客機要飛得起,必先解決融資問題。結果,這個行業領域勝出,是深諳生意之道的波音和麥道公司,哈維蘭德不久就消失了。

參考一下幾個關於中美AI實力比較的數字︰2017年全球AI公司2542間,中國佔23%,美國42%;美國AI科技大企業包括Google、亞馬遜、Facebook、微軟、IBM、蘋果公司,基礎、技術、應用三大層面佈局平均;相比之下,中國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再加上華為,只有應用層面的實力稍強。如果再比較中美的AI實驗室、AI大學排名、AI專利、AI論文引用等,中國處處不及對手。然而,一再拿出這樣數字去分析中美AI產業前景,或者預言誰領風騷,是不切時務與實際。

杜拉克闡釋創科窗口期

以上兩個發人深省的英國故事,見於杜拉克(Peter Drucker)1985年所撰的「創新與企業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杜拉克指出,創新的七大發生機遇,其中之一「新知識,包括科學和非科學的新知識」;最大特色是醞釀與開發期,耗時最長,再者失敗率最高。噴射機、鐵路、發電機和AI都是新科技。AI研究起源於六十年前,中間發展經過兩次起伏。

AI3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網上圖片)

去年,AlphaGo打敗圍棋世界冠軍,為業界取得突破,打開第三次發展熱潮,以杜拉克的術語,名之為「窗口」。一般而言,新科技帶來的創新,會出現兩三次窗口期,每次都是大量企業加入的時機;這種可謂「一窩蜂」的現象,可見於1830年英國鐵路掀起熱潮、1878年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帶來電器時代,數以百計的企業湧入窗口,繼而進行殘酷的淘汰賽。

一次又一次的窗口打開,再不限於原先的少數發明者、原創人。這個創新科技窗口,將超越國界,不同參與的國家按本身優勢、條件創造熱潮。當然,窗口關閉之後就是淘汰期。然而,當大家都「置生死於道外」,就是正是杜拉克所指︰「對於任何基於知識的新興市場產業而言,最後都只存在一個市場︰世界市場。」

這一局為的是全世界市場

可見中國的科技大企業,或只有野心和創新技術的小企業,均不會在AI第三次窗口打開的瞬間左顧右盼,大家心知肚明,擠入去風險很高,消失機會比勝出機會更大,可是最終的收穫非同小可︰世界市場!

杜拉克認為最後存在者,優勢不能只靠基礎技術、人才優秀、資本雄厚、技術領先,他舉的兩個英國故事就是例子。那麼關鍵是什麼?就是基於新技術的創新,必需是由多種不同知識融合,這門工夫就要靠企業經營者的智慧。愛迪生是少有的科學家兼企業家;而通用公司、IBM、杜邦等,是由企業家帶出來。

現階段,我們理解中國科技企業,進軍AI領域的背景。下一階段,我們看他們投入的技術有幾成功之餘,還看企業管理人能否捕捉時機,融合不同知識創造優勢。以目前的「十倍速」AI時代步伐預計,明年可能出現另一番局面。

電郵︰pingwah@gmail.com

作者︰黃秉華 資深科技記者、香港STEM教育推廣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