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骨骼一旦損傷,不少整形外科或者骨折微創手術,會以仿生材料作填充劑,以便骨骼可重新生長。
再生醫學與仿生材料,為近年醫學界發展重點。以仿生材料、幹細胞、甚至晶片啟動細胞的重新編程,可修復人類的組織,以往人類的組織損傷,甚至一些永久性傷殘,可以重現生機,加快復元。
近年,類似再生醫療,發展出生物材料,可修復關節骨組織。不少病人受關節炎磨折,關節炎成因複雜,目前未有有效藥物,可以根治關節炎。但目前所知,軟骨組織受損,導致嚴重關節炎與痛楚,有時會注射透明質酸(Intra-articular Hyaluronans)。但此雖紓緩一時痛楚,卻並不能根治。
創新仿生材料
關節炎發生,滑膜液內的成分退化,失去潤滑作用。透明質酸則為滑膜液主要成分。注射透明質酸入關節腔,可能有潤滑關節,減少痛楚的作用,但療效並不明顯;仿生材料有機會幫助修復軟骨組織,治癒關節炎。
如骨質疏鬆病人,骨骼的質素較差,容易有骨折意外。如果骨折屬輕微,利用微創手術,可加快痊癒的時間;而注射仿生材料,則可進一步降低微創手術損傷,再縮短病人康復時間。
薪創生命科技(Novus Life Science)創辦人黃棨麟,2006年從香港大學機械工程本科畢業後,獲悉港大醫學院骨科,開辦了跨學科研究項目;既是醫學研究,範圍也涉及工程力學。那個年代,跨學科研究不普遍,上述研究幾乎是「做乜都得」,黃棨麟遂加了研究項目,展開了科研之旅。
博士畢業後,黃棨麟與兩位醫學博士生,2014年成立了薪創。兩位醫學合夥人本來研究癌症,有鑒於初創企業,難以在癌症科研有優勢,黃棨麟博士畢業後,又曾研究生物質材料醫治關節炎,敲定了研發治療關節炎生物材料,作為發展方向。
黃棨麟說,主流治療關節炎研究,集中移植健康的生物組織,以修復軟骨組織。但上述手術不單難度極高,康復期亦甚長,甚至要一年才恢復正常機能。薪創團隊則認為,關節炎除了令軟骨受損,骨骼其實亦已經受破壞,團隊開拓研究仿生材料,注射在關節炎受損位置,待材料硬化後,能夠取代關節骨軟組織,短期內能恢復機節機能。
黃棨麟認為,研究上述物料,乃醫治關節炎的正確方向。但由於是全新治療方法,醫學上要獲認可,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山不轉路轉
醫學研究投資期較長,作為初創需要平衡商業發展,團隊思考如何華麗轉身(Pivot),以適應市場和應付業務發展。團隊展示出初創的靈活性,又發現研發的生物材料,比傳統物料黏性低,硬度卻更高,適合放入針筒擠出,用於整形或骨折微創手術。此外,3D打印應用骨科越趨廣泛,又改造物料為3D打印原材料,外貌看似一捆捆的電線。這兩種應用物料本年就會出售,首先應用於動物,然後再應用到人類。
薪創的辦公室內,現時有不少白色電線圈,研究團隊不時翻查數據,研究物料質感,旁人實想不到,一捆捆「電線」,竟是未來修復人類骨骼與關節的神奇物料……
為了感受國外市場,2016年薪創的研究團隊參與國外比賽,曾於法國「French Tech Ticket」創科比賽中獲獎,又參加奧地利GoAustria加速器,成立了深圳生產基地,亦在日本與新加坡找得合作機會。
黃棨麟說,再生醫學與仿生材料,幾乎是所有地區重點發展產業,競爭自然少不免,希望憑著團隊科研成果,四年來零流失率所培養的士氣,以本土科研成果,支撐全人類的骨骼與關節。
黃棨麟也寄語年輕一代:「嘗試行一些難行的路,挑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