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速遞]
施政報告宣佈以組件合成建築法(MiC)興建「簡約公屋」,預計5年來可興建3萬個單位,不少人擔心「簡約公屋」質量。業界人士反指,MiC其實可解決本港建造業不少難題,簡約公屋還可推動創新。
本港推動了MiC一段時間,累積大量經驗,承建商在MiC已有不少創新。業內人士指政府「簡約公屋」,可能成為了建築業創新的契機。
MiC優點是可壓縮施工程時間,減少工地作業和程序,預製組件提高建築物質量,減少建築廢料,改善施工安全。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黃煜新在本港率先了採用MiC設計,理解MiC不少痛點,目前擔任建造業議會MiC建築法聯合工作小組主席。他表示,MiC必須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有助推動建造業的數碼化,亦可將製造業思維注入建造業,建出更高質量公屋。他認為MiC還可促使業界創新,足以改寫建造行業。
MiC將現場建築工序,轉移至廠房預製再運到工地才裝嵌,組合成一幢完整建築物。過去,香港已有多個MiC項目落成;證明可建成美觀、高質量、功能出色,符合經濟效益的建築。
黃煜新認為,政府主導的「簡約公屋」,如果設計能夠統一,訂購數量增加,平均單位成本可望降低。
MiC升降機及電機
黃煜新說,簡約公屋組件在內地生產,單位重量體積增加,亦要解決運輸的難題。簡約公屋樓高10層,法例又須升降機,現場完成升降機混凝土結構,亦會拖慢施工。如果以MiC施工法在工地裝嵌升降機結構,就可望縮短工期。此外,近年興起的機電裝備MiC化的「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中央機電亦在廠房完成,亦可縮短施工。
黃煜新說,業內出現MiC Lift,簡言之是透過MiC概念,預製升降機槽結構及裝置,再運至工地才組合,簡稱「MiC升降機」(MiC Lift),升降機變成MiC組件。最近,房協位於沙田乙明邨的長者屋,除了採用MiC興建,還加入MiC Lift技術,本港MiC開始擴展至興建升降機結構。
其實,本港已應用MiC Lift技術在行人天橋項目,其士集團和其他廠商已在多區行人天橋項目採用了MiC Lift,加快完成項目,並獲得不錯效果。
一條龍完成MiC Lift
其士集團是本港MiC Lift的先行者;具備BIM團隊、機電工程、鋁結構幕牆、結構工程等部門,先為行人天橋產生BIM模型,再通過數碼協作,在廠房生產精凖組件,變成了整座MiC升降機塔台,迅速為現有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施工期從60天減至20天,大大減少干擾路面。
其士集團董事總經理郭海生說,其士開發MiC平台超過5年,全面掌握MiC多項技術,以MiC Lift應用範圍甚為廣泛,類似技術也可轉化用途,未來為某些現成建築迅速安裝升降機,方便長者出入。他舉例竹篙灣檢疫營舍要變成過渡性房屋,可後加MiC升降機,改善居住環境。
MiC推動業界創新
MiC組件分散在內地廠房生產,可紓緩本地建築業勞動力的缺短。他表示,MiC亦可改進建造業技術,以其士與本港研發機構「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的合作為例,其士開發了混合式裝配系統(Hybrid-MiC),以高強度輕質混凝土減低MiC成本。
Nami的混凝土新材料高強度輕質,可減輕MiC組件重量,降低運輸和建築成本。Hybrid-MiC兼具鋼結構和混凝土的優點,已獲屋宇署MiC預先許可,符合各項防火、隔熱、隔音等標凖。
「MiC組件也可出建造宜居環境,雖然縮短了施工期,其實符合嚴格工程標凖,質量有保證,可應用在私人發展。」郭海生說,不同項目應用的MiC技術其實各異,亦可建出高質量的建築。
官學產研解決難題
郭海生表示,MiC配合簡化工程組件製造程序,提升組裝效率設計,應用「裝配式設計」(DfMA)等。不過加速MiC進程,前題要建立「共同數據環境」(Common Data Environment),以便業界夥伴共享數據,無縫管理MiC整個生命周期;他期望更多年青人入行,解決業界痛點。
有時推動MiC難題,也非關乎技術難題,也跟與建築標凖及物流等有關,須政府和業界合作解決。
郭海生舉例,MiC生產化整為零,多地協作,建築組件轉移內地廠商生產,有時遇上物流的難題,例如不少電機參考了歐美標凖,如果從外國入口,再轉運至內地生產成MiMEP組件,就會產生雙重徵稅,因此部分可能回港加工,又增加了成本。
郭海生,國內採購本地的機電裝置也有不少考慮,原因之一是符合香港建築標凖。除非規格與國內看齊,才能採購有關的設備,加快國內的裝組,相關標凖又須由政府及業界逐一解決,打通MiC各個難關,才能達至「提速,提效、提量」,甚至「提質」的目標;讓輪候公屋人士儘快上樓,解決長期困擾香港的一個最大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