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數碼科技應對教學轉變 牛津大學出版社增支援

牛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董事總經理吳薇薇(左1)、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左2)、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主席黃健威(右2)與其他嘉賓分享新常態下的教學挑戰與應對。

自主科技

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巨變,教育界亦不例外,網上敎學及混合教育成為新常態。透過電子科技及數碼資源,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進度。網上敎學使用初期,無論老師或學生均遇到不同挑戰,例如缺乏IT裝備和平台軟件、缺乏時間學習新的數碼工具或科技、家居環境不適合教學或學習等。

在數碼轉型下善用科技,便能夠應對教學模式的轉變及挑戰,為未來的教育作出更好的準備。

疫情加快數碼教學

牛津大學出版社於今年9月訪問了近400位香港幼稚園及中小學老師,結果顯示在疫情期間老師對IT裝備及平台軟件需求甚殷,並期望藉此輕鬆地掌握及善用數碼科技,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在今年新學年恢復面授課堂後,數碼工具的應用雖然較疫情期間有所減少,老師仍然傾向較多使用數碼科技,可見老師已開始習慣在教學中融入數碼科技。 

電子評估及互動工具

隨着教學模式的演進,老師所需的支援亦出現轉變,由基本層面變成長遠而具前瞻性的支援,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教學需要。他們大多認同引入不同教學工具以帶來更多元的教學內容或方式,例如使用電子評估工具整合學生學習數據,以評估與跟進學生表現,以及提供適時支援及改善學習差異。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主席黃健威表示,網上教學初期,老師最常遇到的挑戰有關IT設備技術,惟現時已轉為如何増加與學生互動、評核學生表現及管理網課紀律。巿場現有的大部分網上平台缺乏互動元素,又或未能迎合每間學校或每科的需求。

他任教的學校曾物色本地科技公司開發類似坊間安全工作站的程式,當學生上網課時,其電腦網頁瀏覽器無法開啟非網課的網頁,以便讓學生專心上課。此外,學生上網課時亦要用聊天室回答老師問題或提問増加課堂上的互動

Oxford
老師就未來教育所需的科技支援作出分享

各界合作啓發創新思維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指出,未來教學趨向全天候個性化模式,涵蓋自主學習、面授課堂及網課,學校需加強IT以助老師及學生掌握相關技巧,政府、學界、商界及家長亦需互相配合,迎接多元教學。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董事總經理吳薇薇表示,不少老師希望出版社提供一個端對端的平台服務,例如提供更多與時事相關的數碼內容,又或在網課或混合教學時,當學生完成練習平台能自動計分並分析學生表現。

教育領袖論壇探討未來敎學

牛津大學出版社將於11月5至6日舉辦教育領袖論壇,雲集國際及本地教育與科技專家,就包括教育科技在內的最新教育議題進行交流,例如支持本地學校以科技面向未來的戰略重點及5G智能校園等,讓師生準備未來創新教學模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