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多篇論文入選ICCV 商湯專利亞洲稱冠

3D掃描等技術
3D掃描等技術的日益成熟,加上激光雷達應用,點雲數據愈來愈多;商湯提出了一個端到端無監督的構造幾何實體預測網絡,這樣生成的構造幾何實體,不僅重建效果更好,同時具有高可解釋,高可編輯性的特點。

新科技速遞

正申請上市的本港獨角獸商湯科技,最近公佈在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 2021上,共50篇論文入選,同時在MFR、LPCV比賽,等多項AI競賽中奪冠,研究實力。

商湯科技自從2014年成立,7年之間商湯科技及聯合實驗室發表了超過600篇頂級論文,擁有的超過8,123項專利,其中4,169項專利在中國,3,954項在海外,擁有亞洲區內最多人工智能發明專利,連續6年專利申請數量以翻倍增長。除了入選論文和專利,商湯科技也在全球超過70項AI比賽中奪魁。

上市文件顯示,商湯科技的5,286僱員,研究及工程人員佔3,593名,比例高達68%。商湯科技研究開發經費增長迅速;2018為8.487億元人民幣,2019年已增至19.16億、2019年24.539億、2021年上半年高達17.717億,如果趨勢持續,商湯全年研究開發經費,將超過3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超過4.6億美元。

全球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三大頂級會議為ICCV與CVPR(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會議)和ECCV(歐洲計算機視覺會議),今年ICCV受疫情影響網上舉辦。商湯入選的論文,涵蓋了模型量化、三維建模、自動駕駛、機器學習系統決策等領域。

SenseCore
SenseCore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台,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可將開發AI模型的時間,從數星期縮短至數小時。

未知類別分類新基凖

對於機器學習而言,區分異常數據,甚至是有顯著差異的數據能力,非常重要。深度學習需要系統能區分出異常數據,或與訓練中使用的數據,有顯著差異的數據。深度神經網絡的分類器,可能會將以高置信度將分佈外(Out-of-Distribution)輸入,錯誤分類到分佈內類別如果利用上述AI模型預測,到了為決策提供依據,檢測出異常數據尤其重要否則出現錯誤結論。

商湯的《Semantically Coherent Out-of-Distribution Detection》論文,就是為開放世界的識別問題,重新設計了基準測試。所謂開放世界識別,是指計算機在面對未知的世界時,能識別出未知的物體,而不是認為所有物體,都屬於已知的類別。

商湯提出的新基準旨在發展該領域,要求開放世界模型,不僅能識別出未知類別的同時,還希望它對已知類別的不同形態進行泛化和準確分類。論文提出了有效的方案,可幫助提高計算機視覺模型的可靠性。

隨著3D掃描等技術的日益成熟,點雲數據應用普遍,然而如何從點雲中,抽取參數化的結構信息以便下游識別、理解、編輯,依然是一個難題。

現有方法通常假設物體只由若干個簡單基本圖元(Primitive)並集組成,或是使用複雜的網絡,估計一顆動態的CSG樹。商湯論文《CSG-Stump: A Learning Friendly CSG-Like Representation for Interpretable Shape Parsing》提出了構造幾何實體(CSG)的全新表現形式(CSG-Stump),有別於傳統的CSG樹,CSG-Stump可將任意深度的CSG樹壓縮成三層並用三個二值化矩陣來表示。商湯提出了一個端對端、無監督的構造幾何實體預測網絡,不僅帶來更佳的重建效果,而且同時具有解釋能力強、預測結果有更好的編輯能力。

徐立
商湯科技行政總裁徐立:成立7年商湯科技及聯合實驗室發表了超過600篇頂級論文,擁有的超過8,123項專利。

低功耗視覺運算推理

商湯科技也在多個比賽中勝出,其中LPCV挑戰賽(Low Power Computer Vision challenge)是將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於極致低功耗場景的競賽,比賽由普渡大學、Facebook、Xilinx等聯合舉辦。商湯團隊利用工業化的基模型生產體系,通過大規模預訓練、檢測模型調優、壓縮技術和部署能力的軟件-硬件-算法協同,以大比數領先,奪得FPGA賽道冠軍。

此外,為促進三維重建社區的發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S-Lab,商湯科技海外研發中心IRDC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構建了多視角殘缺點雲(MVP)數據集和評測基準,並在今年ICCV上舉辦MVP challenge,以供研究人員測試和檢驗更佳的點雲補全和點雲配准方法。比賽吸引了海內外約100支研究團隊,經過比賽和交流,啟發了大家針對更接近現實採集到的殘缺點雲數據來設計方案。

專注原創科技

商湯科技研究院院長王曉剛表示:「商湯是堅定的長期主義者。作為一家從實驗室中走出來的企業,我們的企業文化來自並深深的根植於研究創新之中,面向著科技應用、賦能百業的無限可能蓬勃發展。為此,我們不斷在研發上長期重投入,用頂尖的研發團隊與AI基礎設施,構築穩固的創新護城河。」

商湯與全球52所大學及15個聯合實驗室開展了廣泛而密切的研究合作。此外商湯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 商湯AI大裝置,實現了多功能超高精度AI模型的大規模量產。

王曉剛表示:「SenseCore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台,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單就耗時這一項來說,相較於行業耗時數周,商湯可將開發時長縮短至數小時。到今年上半年,商湯已開發超過22,000個用於不同應用的商用人工智能模型,涉及多個行業。」

目前,商湯的技術已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車等行業商用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