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J手記
雖然諾貝爾化學獎剛頒發,不少人認為下屆得獎者,很可能就是匈牙利裔生物化學家Katalin Karikó。
Karikó現時是德國BioNTech高級副總裁,也是研究mRNA先鋒,Karikó是在Szeged大學獲得博士,並且開始研究mRNA作治療用途,1985年,Karikó獲得賓夕法尼亞洲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邀請往美國研究,結果出售匈牙利的汽車,以7000美元橫渡大西洋尋找夢想(以及研究經費),不過此去經30多年掙扎,研究才開花結果,變成了今日最令人矚目的新冠疫苗。理論上,mRNA疫苗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強,生產周期更短。中國也開始興建mRNA疫苗工廠。
mRNA是新冠疫苗開發,最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對未來長期病患和罕見病 治療,意義重大,可令身體自行產生治療作用。此項研究從80年代,幾經波折,Karikó從天普大學轉往賓夕法尼亞大學。1995年,mRNA研究正躑躅不前,熱潮已過,被認為過於大膽,沒成功把握,Karikó經費被中斷,無法升上教授職位,甚至遭降職,同時更確診癌症,可謂禍不單行。
當時Karikó丈夫因護照問題,正滯留匈牙利,薪水還不如實驗室技術員。1997年,免疫學家Drew Weissman加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當時mRNA研究最大難題是mRNA身體注入,往往引發發痰的免疫反應,關鍵在於RNA內,引起免疫反應的核苷酸(Nucleosides)。2005年,Karikó與Weissman發表論文,改變RNA內Uridine核苷酸,降低身體固有的免疫反應,並提高mRNA活性,此突破問世,已是Karikó移居美國的剛好10年;研究也轉移方向,以mRNA原理令身體產生抗體,結果成為了BioNTech和Moderna兩家公司,開發新冠疫苗的基礎理論。
Karikó研究mRNA時,不少技術還未出現,電算能力有限,無法電腦內模擬抗體反應,Karikó已對mRNA成為新療法,深信不移,只能說眼光獨到,遠於地平線以外。mRNA療法可令人體的細胞變成治療工廠,表現出治療蛋白,減少藥物副作用,也更加安全,前景無可限量。
科學家的堅強信念,不為外間懷疑所動搖。1965年,高錕教授在英國研究光纖,全球主流以微波傳輸為主,傳導光脈衝傳送訊息物料,仍尚未面世,以至大部分人不予看好。高錕教授相信新物料,遲早會出現,鍥而不捨遊說日本廠商參與研發,終於革新了通訊業。
正正是科學家預見能力,推動人類向前,不過最重要,還是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