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科技
新冠疫情影響本港近一年,政府試圖以更多途徑,遏止新一波疫情社區蔓延。本港有多項創新醫療技術發展,有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香港創新醫療學會舉辦了「新常態、創科、新思維」線上研討會,邀請多位講者出席,探討治療和檢測手段。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孔繁毅教授說,本港第4波疫情,病毒出現變異, D614G蛋白出現變異,傳染力增加了10倍,威力則無大改變。新冠疫情感染後與病發過程與沙士類似,感染一星期內病毒量增加,然後的10至18日內,引發免疫反應。
感染新冠病毒後的7日為潛伏期,頭3日為空窗期,沒病毒傳出或病徵,然後第4日才從深喉或鼻咽分泌物,可檢測病毒;約三分一人沒病徵,部分則嚴重發炎,快速的檢測治療,有助治療成功 ,減少死亡。
他指,相較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香港防控疫情成功,檢測追蹤到位,死亡率偏低,主要在新冠肺炎病發初期,輕中症就已及早用藥,病發的第一星期內,已有效防止嚴重發炎,毋須吸呼機或入加護病房。
孔繁毅指早發現和早治療,非常關鍵,否則過遲用藥,效能大減,病人發炎後,甚至要用吸呼機,被迫以類固醇來抑制。
外國研究用藥過晚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或世衛組織(WHO)的研究,無法顯示抗病毒藥物的功效,往往是跟開始治療時間有關。不少歐美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往往病發後第2至3星期,肺部已出現發炎,藥物進入肺部後,亦無法清理病毒。」
歐美受感染者眾多,為減輕醫療系統壓力,確診多先在家休養;出現病徵甚至呼吸困難,才急急送院。香港則受發現感染,一律送院治療,及早展開療程。
「抗病毒藥物最理想是病發的首星期使用,否則待發炎之後,就須用抗炎藥物,結果更不理想。及早向病人用抗病毒藥,除了可減少發炎、細菌感染等併發病,亦防止出現抗藥性,最終要靠類固醇。」
新冠肺炎屬於新出現病毒,無法短期研發藥物,只有轉用原本有其他用途藥物,已證明安全藥物,並重新定位(Repurpose )作治療。本港的經驗證實,以多種藥物一併治療,採用含干擾素β-1b抗病毒(IFN beta-1b)「雞尾酒療法」:包括利巴韋林(Ribavirin)加上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三合一治療,對輕中症病人有明顯的療效。
類固醇最後手段
不少藥物在西方試驗,類似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床應用,均是集中病發的後期,故看不到有抑壓病毒作用。英國有研究顯示,類固醇能降低死亡率,不過類固醇抑制炎症,亦有其副作用。
孔繁毅指,不少大型研究,例如WHO亦有同樣問題,就是參與臨床病人已過於重症,導致用藥的功效大減;部分地區加護病房不足,參與病人到後期或重症;以致獲得結論,以為類固醇才奏效。
「香港醫生用藥甚早,上述干擾素β-1b抗病毒(IFN beta-1b)「雞尾酒療法」,通常在第4日開始用藥,功效顯示優勢。」
香港創新醫療學會會長劉少懷醫生說,從孔繁毅教授分析,可見「早檢測」的重要性,香港積極開發技術,達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大大減低死亡率。
檢測方法各有優劣
一般而言,香港用於大規模篩查病毒的技術,仍以PCR核酸檢查為主。不過PCR須靠中央實驗室,以專門技術人手進行,檢測要等至少4-5小時,才得出結果。坊間亦出現了以「抗體」(Antibody)IgM/IgG快速檢測試劑。
抗體要在感染的一至兩周才出現,卻有滯後的問題,大可能出現假陰性;最近本港養和醫院,則利用了抗原(Antigen)測試作大規模篩測,引起醫學界注意。
抗原在感染毒病後更早出現,優於抗體測試,更可在護理點(Point of Care),以機器自動化操作檢測,毋須專業人員操作,樣本也毋須如PCR核酸檢測,來回實驗室運送,甚至等翌日才知結果。
三和生物首席執行官趙弘說,三和開發微流控抗原檢測技術,一次可檢測多種病症,例如同時檢測新冠病毒和流感。三和生物抗原檢測技術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現時全球有9種抗原測試,通過了FDA認證取得授權。
但是,抗原測試仍須病毒量較高,才能檢測出病毒;敏感性(Sensitivity)仍不及PCR檢測,假陰性比率會較高。所以大規模篩查,仍會以PCR技術為主,作篩查手段並非抗原測試的主要用途,以偶爾用於應急。
「抗原測試是理想診斷工具;以私家診所為例,不少有病徵病人,難以判斷是否確診,私家診所難以應付,如今診所可快速測試,隔離有病徵確診的病人。」
抗原測試也可部署院舍和政府門診,達到「早發現,早治療」,有效減低新冠病人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