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疫症辯論

耶魯大學Nicholas Christakis教授從1月分開始與香港和中國學者研究,Christakis研究橫跨了自然科學、傳染病學、社會學,曾經研究過以往多次疫症爆發和對策。(圖片來源:耶魯大學校友雜誌)

電腦J手記

英國「群體免疫」激起各國激辯,疫情受控國家如中國,當然大為不滿,即使美國亦有不少爭議。不過西方係民主社會,個人主義,大家有意見好正常,但疫症當前,爭拗下去就失去時機。

中國能控制疫情,反而畀咗全球錯覺,以為疫情好易受控制。西方鮮留意中國發展,甚至唔知係以雷霆手段,幾億人被軟禁,付出極大代價。

唔少學者以為,只有正確資訊,先可擊退疫情。難題在於,西方政府好難說服人民,各有各講,美國教會有以祈禱抗疫,即使勸大家維持社交距離,亦唔容易。

歐美對疫情反應論盡,民間辯論水平,則叫人眼前一亮。美國矽谷企業家Tomas Pueyo在Medium發表一篇長文〈〞為何要馬上坐言起?〞(Why You Must Act Now)〉,獲不少轉載。上周Pueyo與英國傳染疫教授John Edmunds英國第四新聞頻道激辯,更成為佳話。

Christakis本身係醫生,研究範圍跨自然科學、社會學、社交網絡,主持耶魯大學HUMAN NATURE LAB和社交平台研究。Christakis曾以社交網絡,研究H1N1爆發過程,1月份始專注中國疫情,與香港及中國學者多層面合作,好早在美國呼籲推出控制手段;包括社交距離以「壓平傳染病曲線」(Flattening the curve)。

過去15年,Christakis研究集中網絡;從社交到遺傳網絡,從疫毒到假新聞傳播,現時除咗病毒,更嚴重係錯誤訊息傳播。Christakis與神經科學家Sam Harris有段Podcast對話,回顧1918年全球大流行,以後有多項研究,分析可謂鞭辟入裡。多項研究顯示,愈早關閉學校,死亡感染人數更少。除了減少了互傳嘅機會,間接令父母留在家中,變相再減低傳播。

Christakis以為即使Covid-19揮之不去,短期仍最好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傳染病曲線短時期內高峰,減輕醫療系統壓力。即使最終以群體免疫,「壓平傳染病曲線」,拖延高峰 爆發仍然係減少死亡,最理想應付疫症嘅非醫學策略。

美國具一流醫療團隊,頂尖研究人材,仍難逃一劫;不過美國政府動用高科技救急,宣佈IBM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及美國能源部,聯合開展項目,部署超級電腦Summit,幫助建立預測模型,分析疫症發展過程、潛在藥物或可能疫苗,以更有效分配資源。

研究疫症發展嘅過程,就係上述Christakis專長,事前可有助決策,遏止擴散。不過美國早已錯過時機,現時問題反而係防範規模有幾大,其次有位反科學嘅總統,一齊散佈錯誤訊息。

至於疫苗開發,以樂觀估計至少一年以上,現時無任何冠狀疫苗,疫苗又打在健康人身上,更不可輕率。美國唔少人反對疫苗,即使流感疫苗亦唔願打,大規模示威時有所聞,接種非短時期可完成。

最後一項工作,就係發現潛在藥物,亦即使所謂Drug Repurposing,現存藥物尋找能夠中和或者抑制Covid-19藥物。全球有唔少超級電腦正進行有關研究,包括位於奧地利,較早前奧地利初創Innophore已利用電腦篩選供臨床藥物,建立病毒蛋白基因組分子模型,暗示部份化合物可能具有效成份,不過具潛力治療藥物,成份超過20億種,電腦可能要運算1000億次先至能逐一篩選。

維也納科學超算中心已在運算,Google又貢獻無限量雲運算力,以哈佛醫學院最近刊登《自然》期刊上發表「虛擬流程」篩選藥物;Innophore模礙病毒蛋白結構,最有機會與藥物產生抑制作用目標結合,再以「虛擬流程」篩選可能藥物。

香港科學園亦初創Insilico,以人工智能發現新藥物治療,並且巳經搵到多種有機會治療Covid-19合成物,開發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e inhibitor)為抑制病毒,甚至預測臨床效果,亦已發表論文及發現六種可能有用嘅小份子。

其實,IBM有超級電腦,另一項技術人工智能Watson開發嘅超級辯士Debater,亦可能大派用場,有關新冠肺炎不同意見,Debater整理各方觀點,兼收並蓄,搞一場公開辯論,明辨是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