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轉型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最有效阻止疫症傳播,就是隔離可能患者。各地企業復工在即,如何防止工作間傳染,又成為了考驗。雖然外表難以判斷病癥,肺炎病人某個階段,仍會出現發燒。
手持體溫計難以應付大量人流,量度體溫時的接觸,亦增加感染風險;機場、鐵路、公共場所等人流集中的場所,都配置了體溫檢測機。體溫檢測機以溫度熱成像技術為主,價格從5000至30000美元不等,而且近期供不應求。
本港上市的中信國際電訊 CPC就自行開發人體體溫監測系統,部署在內部應對未來大規模復工,避免可疑的患者進入工作場所。
中信國際電訊CPC技術及創新總裁鄺偉基說,疫情開始之後,大年初五建立「內部防疫小組」,確保集團達到「零感染」。中信國際電訊CPC也召集全球技術團隊,遠程合作開發各種抗疫技術,設計出「熱能成像解決方案」。
鄺偉基說:「Covid-19引致的肺炎,徵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發燒、氣促等;自從Covid-19爆發以來,體溫檢測機就供不應求,考慮到辦公室有人流聚集,中信國際電訊CPC作為跨國集團,必須作出復工凖備。我們關切員工和客戶的健康,除了採取保護措施,今次設計成「熱能成像解決方案」建立的人體體溫監測系統,有助保護上班同事和訪客。」
市場難以採購人體體溫監測系統,開發團隊首先找尋硬件,採購了工業級的紅外熱能成像及普通視像鏡頭合一的設備,價格具競爭力,凖確檢測1米範圍內物件的精凖溫度,易於校正讀數。
「我們利用廠商的開發工具包,集合中國內地、香港和歐洲技術團隊,迅速開發了具警報功能的人體體溫監測系統原型,取代以手持電子溫度儀採樣。」鄺偉基說。
鄺偉基續說:「以手持電子溫度儀逐一檢測訪客體溫,有機會增加感染風險。未能做到系統自動偵查和發出警告。」
成本效能兩者兼顧
紅外熱能成像技術工作原理,從遠端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轉化作為溫度數值,顯示出被測物件的溫度分佈。不過,作為檢測人體的體溫監測系統,必須預設溫度的警報值(即某個高於某個平均體溫數據),一旦高於警報值,監測系統發出警報。但輸入固定值,也可能會造成誤差或者錯檢,因此要開發專門軟件。
所以,適合的紅外熱能成像設備,不能直接應用在人體體溫監測系統,還得開發實時檢測和發出警報的系統。鄺表示在短短一星期內,已經成功在香港試用,陸陸續續伸延到其他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辦事處, 為復工做好準備。
從採購紅外熱能成像設備,以至建立系統的原型,短時間內以低成本,建立人體體溫監測系統,並透過持續更新開發模式,可不斷升級功能和除錯;例如會以人工智能,逐步減低檢測誤差,以接近商用級別,同時兼顧成本因素。
人體體溫監測系統的紅外熱能成像技術,不僅掃描一人,亦同時掃描多位目標訪客,系統運算能力有一定要求。上述系統只利用一般個人電腦,盡量壓縮成本,同時會接收紅外和視像兩組鏡頭的串流訊號,實時處理並發出警報;但一般Windows系統又非實時系統,確保數據處理速度,以多緒(Multithread)處理多項數據,實時執行的應用,開發難度更高。
此系統已部署在中信電訊CPC的 5個不同辦公地點測試,效果不俗。
儲備技術轉移應用
「過去數年,中信國際電訊CPC投資開發人工智能的視覺運算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以自動化業務營運和改善用戶體驗,以視覺運算的人臉識別為例,已達商用級別水平。機器學習也可預測設備損壞的機率,甚至預先主動建議客戶容量和升級。」鄺偉基說。
視覺運算也提高凖確度,透過人臉識別技術,體溫檢測可集中蒐集臉部額頭的位置,以提高精凖度;即使訪客手持熱飲,都不致發出誤鳴。
團隊亦以其他技術,改善系統精凖度,並進一步自動化操作,以減少人手操作。自工業革命後,人類體溫有逐漸下降趨勢,正常體溫的定義亦正漸漸改變。換言之,溫度警報不一定是絕對值,
人的正常體溫會出現波動,受體內外環境的影響,體溫正常調節,甚至佩帶口罩,體溫會較低,有機會導致漏檢,必須判斷異常的浮動值,雲運算以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也許可精確定義體溫異常範圍。
另外,雲運算也可連接智能流動設備,例如智能手機等;一旦系統發現體溫異常的訪客,先通過鏡頭拍下訪客,透過流動網絡,通知管理人員懷疑的個案。他表示,系統設計考慮保障私隱和安全;事先向訪客發出告示,表明場所正蒐集體溫數據;技術上系統也配合保護私隱,可設計拍攝指定目標,限制前後一秒內,只傳送有關訪客的視頻,即時通知管理人員訪客溫度異常,作進一步覆檢。
不少機構知道中信國際電訊CPC開發的熱成像技術,紛紛要求採用。鄺偉基說,中信電訊CPC開發上述技術,非從盈利出發,祗是鑑於疫情擴散,以技術助企業盡快恢復運作,他們亦考慮轉移有關技術供其他機構使用,解決未來復工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