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J手記
新冠狀病毒後,各地送贈中國物資,日本送來的醫療保護衣包裝上,寫上中國《詩經》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國風.秦風.無衣」。
有人以「無衣」為沒衣服,或者貧窮;「無衣」乃秦王誓師出征所作,表現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古代戰士的戰袍都放家,上陣才被上;「衣」指戰袍,可能較為妥當;直譯是「你還不披上戰袍?讓大家穿上一樣的軍服」,出征之前共勉詩歌。
日本人以中國的詩經,展現一衣帶水的鄰邦,以贈衣互勉抗疫,傳為佳話。中國爆發疫症,全球科學家也共同研究,開發新藥和檢測方法;病毒既不認國界,研究也無分畛域。
2月17日在《刺針》(The Lancet)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張綽芝博士和多位澳門大學學者,談及國內學者以英文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語文的障礙導致國內同行,無法及時獲得最新研究進展,引起國內媒體擔憂。
中國學者在多份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多篇新冠病毒COVID-19論文,不少更與歐洲著名傳染學學者發表。《自然》期刊上,截至一月底超過54篇論文發表,不少來自中國科學家手筆。相對而言,國內中文發表論文數量少得多,《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和《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同期發表有關論文,不足一半(截至2月3日不足23篇)。
一月底,中國科技部發表聲明,要求科技攻關專案承擔單位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疫情防控任務完成之前,不應將精力放在論文發表上。
上述學者在《刺針》文章,提出英文發表臨床研究,實有助加強中國科學家和世界各地知識交流,而且希望研究人員通過翻譯,向中國醫療人員發佈COVID-19疫情的第一手發現。
國內甚至有批評,指學者短時期內在國際頂級刊物,發表多篇英文論文,似有只重搶時間發表科研成果、未有專注本職工作之嫌,甚至有人以為學者只為學術影響力,為未來職稱、職級鋪路,才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國際學術交流以共通平台發表,國際學者才獲得足充數據和資料,互相砥礪求證,推動相關研究,研究成果才經得起考驗,能夠實際應用。結論不應要求學者中文發表論文,反而是加快媒體翻譯速度。
論文引起國際關注,真理才愈辯愈明,經國際醫學界的嚴格批評檢視,才備公信力。本報刊登之資料,多出自《刺針》、《細胞》、《自然》、《新英倫醫學雜誌》,獲專家學者認同,經同行專家嚴格批評,才轉譯見報。
疫情分秒必爭,此正醫學界集思廣益,並肩抗痰關鍵時刻。如何教國際醫學界讀懂中文,就拜托科技部袞袞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