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工智能AI發展的種種猜想,大眾所知一般最極端的情況之下,傳統工作大部分被取代,不過,故事情節遠比想像中曲折,我們面對挑戰和機遇深不可測。
早於1980年,美國發明家庫茲威爾(Ray Kurzweil)就曾作出預測,並創出「奇點」(Singularity)的新詞彙,意思是指「當人工智能發展到迫近人類的臨界點」,這個時侯AI或許不單只純超越人類,使社會和人類產生某種本質上的變化,與此同時,AI還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以更快速的步伐進化。結果會如何呢?去年新派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出版的人類三部曲《21世紀的21堂課》作出非常詳盡而透徹的猜想,他帶來令人屏息著氣的未來大圖畫,充滿顛覆之餘,樂觀的景情反而不多,同時拋出很多我們用常理難以想像出的兩難,甚至是困局。哈拉瑞預期2050年是「奇點 」 可能出現的時刻。
哈拉瑞的第二堂課《工作》的引言是「等你長大,可能沒有工作」,自動化機器在體力與動作超越人類,19世紀的工業革命因而造成大量失業,「但機器每搶走一項舊工作,也會至少創造一項新工作,而且平均生活水準大幅提高。」可是AI機器愈來愈多在認知技能上,包括學習、分析、溝通,還有在理解人類感情、情緒方面,也要勝過人類的時候,以前我們以為音樂、電影、小說等等不可被機器取代的藝術領域,最終也敵不過AI的算法、大數據和龐大的電腦計算能力。再者,AI互聯形成智能網絡之後所產生的能量,更加是難以想像。於是哈拉瑞提出2050年將出現「系統性大規模失業危機」,2050年,「不單單是同一份工作,就在同一個專業領域,也不太可能讓人待一輩子。」
你可以說,就算人類無法在工作上與AI競爭,但總需要靠人來消費罷?哈拉瑞可沒有那麼樂觀,他表示,「未來的經濟究竟還需不需要由人來作為消費者,現在也實在很難說,因為機器和電腦也可以成為消費者。」有關AI機械人之間如何通過生產和互相交易,形成一個經濟體系的論述很妙,大家可以參考原著,在此不作進一步引述,不過,我想把話題轉一下,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機械人開始在大學流時,台灣作者、電腦專家張系國當時的一段說話,然後我們嘗試解答哈拉瑞的「奇點」絕境問題。
三十多年前的機械人並不「智慧」,任教於伊利諾理工學院電機系的張系國指出,他的學生不喜歡這個前衛項目,原因是大家找不到機械有什麼用處,當年除了《星球大戰》的R2D2受影迷喜歡之外。身為科幻小說家又是科學家的張系國了解機械人會進化,不過,他想不通的問題是「機械人如果太像人,對人用處不大,反而變成一種威脅。人並不希望機械人取代他,而是希望機械人能提升人的能力。」張系國認為,「如果不能做到這點,機械人始終不會有很大市場。如果能做到這點,機械人可能就不再是(像人的)機械人了!」他還預測機械人時代再過四十年(2040年之後)仍不會出現。
回顧張系國的預測,今天發覺是不成立的,隨着AI的快速發展,機械愈來愈像人,愈來愈威脅人的工作時,市場沒有因為機械人太像人而抗拒生產,反而愈朝向像人的方向研發,那管有部分科學家、科企巨頭提出警告,呼籲大家對AI研發作出克制,可是勢頭還是向哈拉瑞指點的方向發展。中間的關鍵是臨近「奇點」,我們就不能限於誰勝過誰、AI取代人類、還是我們要受AI監督的思維。庫茲威爾認為「奇點」可以是「AI與人類智慧融合的時間點」,AI將與人類合作,融合成一個新的智慧體系。
究竟「人機合一」是科幻小說情節,還是已經在實驗室進行的研發項目,大家先要問,AI與人類智慧融合、合作之後,可有那麼大的經濟市場可以消受這重創新革命性的龐大生產力嗎?生產力超過我們需求,不啻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經濟社會問題,如果按照張系國的邏輯,這個發展是不太可能進行的。
對,「奇點」之後的世界需要的領域和空間很大,否則不是出現「沒有工作可做」就是「地球的生產力嚴重過剩」,然而,人類早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已開始太空探索,登月之後,未來就是殖民火星計劃,與此同時,如果AI與人類智慧合作,產生無可限量的新智能的話,我們或許對宇宙的過去、未來有革命性的認識。隨著中國嫦娥號登陸月球背面,惟球的太空事業將有一番競賽,如果《21世紀的21堂課》要補多一堂課,我相信這就是《太空》。人類發展空間,其實不只大,而是浩瀚。這樣看待AI進化,迎接「奇點」時代,原來可以很樂觀的。
電郵︰pingwah@gmail.com
作者︰黃秉華 資深科技記者、香港STEM教育推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