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個智慧城市需要什麼?我從國內到香港參加多場AI科技大會之後,得到的答案就是這個城市的數據能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上月主辦「打造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中心」研討會,主講嘉賓之一,立法會議員、資訊與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指出︰「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這是洞悉科技潮流大勢的專家之見。2014年,馬雲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三項主要技術,建構出一個「數據科技」(DT, Data Technology)時代的新概念,杭州市政府與阿里巴巴9月在「雲栖大會」公布的「杭州城市大腦2.0」,就是一個以數據為基石的AI智慧城市方案。
開放數據成關鍵
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城市,發展早於內地一線城市很多,這裡金融、商貿活動頻繁,基建與公共服務先進,交易、交通、交流所產生的數據,既多樣又大量,如果善於應用,香港不單只於建立智慧城市,更可以從容「打造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中心」。不過,葛珮帆表示,「政府各部門掌握了大量數據,未能做到互聯互通。」除此之外,香港大企業與公共機構的數據都是私有化,沒有被要求公開為社會所用。假如特區政府之間、企業對社會之間、共公機構對市民之間,做不到「數據開放,互聯互通」的地步,那麼一切都成為空談。
在「雲栖大會」講解智慧城市的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是「數據科技」的先行者。王堅在《在綫》一書中表示︰「世界上最大的數據存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那裡的對撞機中計算的數據可能人類一輩子也用不完。」不過,這些數據是不流通的,於是任其數據有幾大,對於大眾而言,還不及一個購物網站,不及一個城市交通系統之實用。「杭州城市大腦2.0」使用之後,杭州交通擁塞率從2016年全國第5降,至今年的57名,這足以反映城市數據的價值。香港的數據要比杭州更豐富,若各自儲存而不流通,最大效益恐怕是當歷史檔案之用。
土地數字化
我到杭州之日,香港剛為超強颱風「山竹」蹂躪,翌日風過之後復工,全城因路面破壞導致交通癱瘓,雖然學生和上班族齊齊發揮「香港精神」,不畏前路艱難,披荊斬棘,有如跨越原始森林的上班、返學。不過,見過杭州智慧城市的示範,覺得這種狼狽畫面不該出現。如果我們一早建設完善的城市智能系統,各區設置不同傳感設施,全盤不休的監測、採集各方情報,同時開放予市民通報的話,香港便可以全方位、實時地管理城市,即使遇到任何突然性大型事故,市民首先知悉如何應變,政府亦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最合理的調動。須知道,香港還未充分數字化、數據化,目前單憑直覺和經驗做決策,這是一座不太智慧的城市。「山竹」慶幸影響有限,但以此自詡香港為「安全城市」,之後又沒有人提出積極的智慧城市方案,是香港人欠缺科學精神的表現。
早前,我在上海參加HUAWEI CONNECT 2018大會,同一時間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擬於大嶼山水域填海,增加土地供應。我即時想起,智慧城市建設不單只適用於解決交通問題,如果香港土地可以數字化,一幅電子地圖,便能綜合出一個立體的香港,顯示有幾多未使用土地,同時包括開發成本、物理限制、相關條例、過往爭議、環評等數據,政府便能更有公信力的推行土地政策。反觀現時政府之間的數據尚未「互聯互通」,沒有人掌握香港這幅大圖畫,於是討論土地問題時,大家有如「盲人摸象」,誠如葛珮帆所指︰「你話填海,有人話不如發展棕地,當你準備研究,又有人建議收回高爾夫球場。」
我請教華為的智慧城市專家喻東博士,關於土地數字化的問題,他說,主要應用「地理空間信息」資料,便可設計出一套智能土地管理方案。徐立之教授2015年一份關於智慧城市的研究報告指出︰歐美國家早已大力推動空間資料的基礎建設,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不過,報告同樣指出同一問題︰「香港大部分空間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在公開政府資料方面落後於其他地區。」
綜合以上幾點觀察,我想關於香港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議,不必要五花八門,大家只要集中一點︰數據。開放數據,互聯互通,其餘免談。
作者︰黃秉華 資深科技記者、香港STEM教育推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