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機器人利用複雜組件,包括了感應器、鏡頭、伺服馬達、控制晶片等,執行不同的任務,機器人亦開始應用在醫療和手術上,但如果微縮機械人,仍有不少考驗。
研究人員受自然界的集群現象(Swarm)啟發,一直在開發超小型的機械人,以互相協調完成工作,優點可在狹小的空間,甚至人體內工作,以集群改變形態,然後到指定目的地執行任務。
集群現象在自然界,並不罕見;例如螞蟻的生態,就是最常見的集群現象,互相支撐以身體形成鏈狀,穿越複雜地形,到達目的地,甚至搬動龐大食物回到蟻巢;鳥類則以集群現象結隊飛行,大規模遷徙時,避免中途受攻擊;魚類、昆蟲亦以集群現象,作為掩護或者覓食。
上述的想法,仿如科幻小說或電影橋段。不過各地大學和研究機構,已出現不少集群研究,期望從自然界的啟發,找出應用的途徑。
哈佛大學的Wyss Institute發展出機械人集群(Kilobot swarm),以紅外線向機器人發出指令,控制過千個機器人同時協調操作,懂得自我集合,甚至向光源聚集和排列,自動進行組織。Wyss Institute利用細小如斗零的機械人,模仿自然界昆蟲,造成不同的集群現象,經常用於教育用途。
集群用途有待發掘
不少國家也研究無人飛行器建立集群(Drone Swarm),甚至作為軍事用途,美國國防部就正研究多種飛行器集群,穿越複雜地形執行攻擊,甚至研製反集群武器。中國則由於不少城市,禁止了煙花表演,科技公司想出了飛行器集群,配合變色的LED,取代煙花表演,
不過, 機械人集群的最實際用途,就是類似電影「變形金剛」,機械人改變形態,穿越複雜地形,然後重組完成任務。這種「變形金剛」,如果穿越人體組織進行無創手術或標靶治療,才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問題在於,目前研究的機械人微縮化前景有限。微縮化機械人,最實際用途,頂多是取代內窺鏡檢查的「大腸/小腸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作結腸鏡檢查。但也只止於檢查,不能執行手術或治療。
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就研究出磁性納米粒子組裝成的機械人,可望進入人體以往機械人難以到達的部分,可望具備醫學治療用途。
張教授舉例,一般設計機械人,微縮化受到一定局限;電池造得再細,控制器和感應器等電子元件,微縮化程度始終會有極限;限制了機械人進入人體血管和其他器官的能力。故此進一步微縮化,必須另闢蹊徑。
納米粒子穿越人體
張教授的團隊,研究了利用通過線圈產生的「快速振蕩磁場」(Rapidly oscillating magnetic field),影響磁性納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所組成帶狀集群,化整為零,甚至穿越迷宮,可直達需要治療的人體部位。
團隊的博士研究生俞江帆,為磁性納米粒子組裝成的機械人進行概念驗證,以改變振蕩磁場,控制磁性納米粒子的形態,甚至可分散和聚合,通過不同管道。有關結果已刊登在多份頂尖國際期刊和機械人研究刊物上。
但是,目前納米粒子機械人,通過外圍線圈發出的磁場控制,仍是二維空間內走動,人體血管卻是三維結構。另外,人體內白血球會吞噬納米粒子,必須避免達目的地前全被消滅;納米粒子機械人進入身體工作,仍有不少難題有待克服。
納米粒子機械人可通過內窺鏡,或者是靜脈注射進入人體,或其他手術方法。張教授表示,團隊希望應用納米粒子機械人在治療腦溢血(Stroke)方面。以往腦血管的病變或栓塞,難以外科手術解決,因為腦部手術風險極大。現時團隊正與中大醫學院,研究中風和放射醫療學系教授合作,以無創方式清除腦部阻塞血塊,以治療腦栓塞。
納米粒子機械人可直達腦部血管栓塞部分,釋出藥物打通血管,以進行針對性治療。但張教授首先決定適當劑量,其次是其可追蹤性,才能達致臨床功能。
納米粒子機械人已開始在動物上作試驗,距離臨床仍有一段距離。張教授期望,五至十年內進入實際用途。今次研究由香港研究資助局、創新科技署、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共同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