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以手機App配對小型貨車服務,不少人會立時聯想到GogoVan。不過另一本地薑Lalamove(前身為EasyVan),卻已先後獲得概念資本及襄禾資本等融資1000萬和3000萬美元,以及由小米董事長雷軍牽頭的1億美元C輪融資,大有後來趕上之姿。
事實上,Lalamove的起始基金亦有故事。Lalamove創辦人周勝馥乃會考十優狀元,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系,及後卻放棄高薪厚職,鑽研德州撲克,並於澳門賭場贏得3,000萬元,成為日後的創業資本。
周勝馥看準了物流業對last mile(最後一里)的貨運需求,加上傳統電召貨車效率追不上市場需求,遂創立EasyVan,以香港為東南亞總部,迅速擴展至深圳、廣州、重慶、上海、東莞、佛山、新加坡、台北和曼谷等地。Lalamove香港董事總經理區子麟闡釋,由於東南亞市場有別香港,當地對電單車貨運需求甚殷,尤其在泰國,9成訂單均選用電單車服務,有見旗下車種不再僅限於小型貨車,故將EasyVan易名為Lalamove,取其「送貨嗱嗱聲」之意。
以GPS技術極速配對
目前,Lalamove平台約有3萬名認證司機,已完成訂單以百萬計。區子麟不諱言,本港物流市場的確競爭激烈,不過他深信Lalamove具一定競爭優勢。
「我們的App應用了GPS技術,用戶落單後經由App進行配對,只有附近的司機才能見到該張訂單,因此可以較短時間抵達用戶的所在地。加上目前同業未有電單車類別的送件服務,例如選用其他公司的貨Van,一般都是車邊交收,不包括上、落貨和上樓;而我們的電單車則能夠做到door-to-door服務,即上門收件/送件。而且有別於其他物流公司以貨件大小或重量計費,我們的收費單純基於運送距離。」區子麟續指,20、30年前的物流以無線電形式向司機分單,有欠效率;如今經手機應用程式,則可實時針對地區進行配對,平均每宗訂單的配對時間(從用戶落單到司機接單再致電用戶確認訂單)僅約13秒。
當然,Lalamove的本地平台至今仍為免費服務,不會向用戶收取月費或抽取佣金,對司機而言亦是一大吸引之處。不過區子麟透露,Lalamove在東南亞市場早已採用收費模式,而香港亦計畫於今年內開始向司機收費,惟計費模式尚未定案。他強調,公司相當著重是否能為司機帶來增益和商業價值,所提供的服務是否值得司機付費,在確定達標後才考慮收費。而截至2018年3月,公司的訂單數量年增長為600%,可說是用戶對Lalamove的肯定。
「司機亦明白我們不可能恆久不收費地營運,因此對平台轉為收費服務亦表示支持。同時,公司亦堅持以服務為先,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例如整個叫車流程、App的用戶介面,又或是司機接單的使用體驗,是否較其他平台或Call台優勝。」
寵物同乘服務大受歡迎
的士拒載問題嚴重,攜同寵物乘車的飼主感受應該更為深刻。原來Lalamove亦設有寵物同乘服務,用戶只須於Lalamove手機App落單時,在「特別要求」內剔選「寵物」即可,計費同樣基於運送距離,手續簡便、收費透明。區子麟更指出,寵物同乘服務乃本地市場一大客源。
而另一較少為人認識的,大概是其外賣速遞服務。區子麟同意,餐廳外賣平台如Food Panda、Deliveroo、Uber Eats等,的確能為食客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而這類平台亦能為餐廳帶來新客源。然而對擁有穩定客源,僅需要外賣速遞服務的餐廳而言,採用Lalamove的服務則毋須自置車隊,能提高效率同時減省閒置。事實上,本地的鴻星餐廳和必勝客亦為Lalamove客戶;而Lalamove的電單車類別,當中約3至4成訂單均為外賣速遞。Lalamove更為食肆及零售商戶提供API,可整合至商戶的POS系統,讓客人在落訂單之際,同時選擇經由Lalamove速遞送貨上門。
創新服務、以服務為先的堅持,加上先後獲阿里巴巴和雷軍融資,難怪不少投資者認為Lalamove前景看俏,有望成為下一隻本地初創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