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抗抑鬱治失眠 益生菌用途多

BIOMED
本港研究配方益生菌的團隊,左起Biomed首席科技總監周軍衛博士、行政總裁曾志謙、研發科學家徐摯情博士。

醫療創新

益生菌可改善腸道健康,亦間接改善大腦功能,甚至抗抑鬱。兒科醫生發現部分益生菌可,可改善自閉症焦慮、過動、衝動等行為。

不少研究顯示, 都對於情緒有正面作用,甚至有助。不少研究正針對益生菌對於減輕認知障礙症(Alzheimer’s)的作用;原因是老年人腸道微生物群的菌叢不良(Dysbiosis),  可導致消化不良,甚至腸道泄漏,繼而引發多種炎症,甚至導致神經發炎,結果影響大腦,近年以薑黃素和益生菌治療認知障礙症,成為有關研究的熱門題材。

研究顯示,腸道和大腦是互聯互通,這種夥伴關係稱為「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兩者通過消化道的神經系統(稱為腸道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在內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生化信號連接;大腦和腸道之間的主要靠迷走神經(Vagus nerve)傳送資訊。

迷走神經也是人體內最長的神經,支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絶大部分和心臟等器官的感覺、運動和腺體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經損傷會引起循環、呼吸、消化等功能失調。

腸道「第二大腦」

腸道以所以被稱為「第二大腦」,也因為產生許多與大腦相同的神經傳遞物質;例如是血清素、多巴胺(Dopamine)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γ-氨基丁酸就是大腦內重要神經傳導物質之一;主要功能可放鬆神經,亦在調節情緒發揮著關鍵作用,益生菌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能夠代謝谷氨酸(glutamate)而產生γ-氨基丁酸。據估計,90%血清素也都在消化道產生。

影響腸道的東西,通常會影響大腦,反之亦然。當大腦受到壓力,或者感到情緒緊張,大腦首先向腸道發送警告信號,這是何以壓力亦往往導致消化失調,迷走神經因壓力傳錯誤訊息,也可引致胃痛、腸臟絞痛或胃部不適。腸易激綜合征(IBS)、潰瘍性結腸炎、慢性便秘等腸胃問題,亦會引發焦慮或抑鬱。

港人的精神壓力和情緒問題,近年日益嚴重。本地研究指出,香港本地成年人出現壓力症比例,高達22%,即每5個本港成年人,有1位屬精神困擾。

維持血清素穩定

外國研究顯示,多種益生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以及Lactococcus,均有助調節情緒,Bifidobacterium longum就可透過調節腦內應對壓力分泌素,從而減低個人的負面情緒。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亦有助維持血清素的穩定。

荷蘭Leiden大學的大腦及認知研究所(Leiden Institute of Brain and Cognition)曾一項進行研究,以「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方式抽樣分組,向40位沒有情緒的成年人;分別提供一種名為Ecologic Barrier的荷蘭生產特效益生菌;具備上述三種益生菌的多種菌株,控制組則只服用安慰劑,判定益生菌對情緒的療效。結果4星期之後,服用上述益生菌的組別,顯然較少到受負面情緒影響。

香港生物醫學科技控股(BioMed)專門研究配方的益生菌,針對慢性及敏感徵狀推出多種,BioMed行政總裁曾志謙表示本地研究顯示,益生菌可有助改善睡眠質素,以有關緊張及負面情緒研究為例,一群健康人士服用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和長雙岐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三十天之後,負面及緊張情緒都有所舒緩。BioMed推出的PGut Mood+ 亦含有上述提及兩種益生菌,有助減低緊張的情緒,改善睡眠質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