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近年加速商業化,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國際競爭激烈,人工智能更成為競賽焦點,香港是否有足夠競爭力,參與這場科技革命?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剛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香港過去打下良好資訊科技基礎,金融和醫療行業更有產業和數據優勢,如及早規畫,積極扶持發展人工智能,有望奠定區域金融科技中心和醫療人工智能應用中心的地位,拓展香港發展的前景。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對人工智能發展,早已有系統性的研究;2018年8月曾與牛津大學聯合發表報告,指香港產業和就業結構易受智能化衝擊,呼籲香港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大浪潮。該智庫今次發佈《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策略研究》,進一步研究政策的實現路徑,並提出二十多項政策建議。
政府角色和數據治理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主任楊荃荃指,研究對比了國際及內地的人工智能發展策略,以及香港創科發展的歷史經驗,香港要發展更好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需由政府調整定位,以更積極「宏觀領導者」的角色,制定全面人工智能發展藍圖。
報告建議創科局屬下,增設人工智能辦公室及外聘專家團隊負責制定藍圖,再通過督導委員會落實到各部門執行。報告建議政府要承擔「需求創造者」角色,建立以數據為驅動的智慧政府,制定全面策略,實現從電子政府升級到智慧政府。
楊荃荃說,累積數據為發展人工智能的前決條件。
報告指出,香港良好的資訊科技基礎,早已累積優質歷史數據,但要有效開放及利用數據,則必先建立可信賴的數據治理。建議政府盡快完成《個人資料(私隱)保護條例》修訂,加強對數據當事人的控制權,建立數據控制者及處理者的問責關係。更重要的是,成立專門的數據治理委員會,以制定數據治理策略。
報告強調,人工智能技術並非獨立產業,人工智能發展原則之下,需要藉賦能百業,才成就更多願景。金融和醫療作為香港傳統優勢產業,以人工智能的賦予的能量,可提升香港競爭地位。
「AI+金融」助金融中心
研究指,調研發現香港具備發展「AI+金融」的巨大潛力,前提是對整個金融行業加入嶄新的催化劑,扶植本地中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研究發現,本地中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的困難癥結,在於突破公眾信心。
研究認為,香港政府作為最大使用者,應盡力與初創,並肩開展業務,為初創建立實績和口碑,令市場樂意使用創新科技成果。報告建議政府制定開放應用場景的路線圖,進一步放寬現有公共部門採購政策、建立專責聯繫的創新機制,再延伸至私營市場。
以「AI+醫療」建醫療應用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林曉燕指,研究亦提出香港醫療人工智能應用中心(Health AI Solution Hub)概念,以推動「AI+醫療」,加強香港醫療發展「AI+醫療」(長年累積的臨床醫療數據、複合型醫療人才等),以吸引全球資源匯聚,產生集聚性效應,讓「AI+醫療」研發和應用落地並輸出國際,並受惠及香港醫療系統。
醫療數據涉及私隱問題,報告建議設立獨立醫療數據管理機構,由數據治理委員會領導;負責管理、開放、保護醫療數據,以及與協力廠商機構合作。同時建議對商業機構,採取付費使用數據安排,規定數據使用費用金額收入回饋政府,藉以用於公共醫療服務。
資金和人才需到位
為實現上述目標,報告建議通過資金支持、加速研究成果商業化,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以支持人工智能發展;包括:
(1)建議香港以外匯基金成立創投母基金,一定比例的投入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或應用,以本地初創企業為投資對象;
(2) 促進官產學研的有效協作,政府資助審批委員會中引入能深入理解技術前景的專業人員,加速審批流程;
(3)教育方面,建議推出「認證科技教育者計劃」,為教師提供科技教育培訓,以及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學院,與國際知名人工智能企業形成定向培養機制等。